日本一卡二卡三新区2022

要给这位在上海打拼的新加坡厨师打个赞;赞赏每个国人用不同的方式给国家写情书。 天增岁月人增寿,新加坡的六十岁生日举国欢庆,触动身处异国国民难掩之乡愁。这里是家,永远的家;无论生活驱使我们居留在哪个国家
要给这位在上海打拼的新加坡厨师打个赞;赞赏每个国人用不同的方式给国家写情书。

天增岁月人增寿,新加坡的六十岁生日举国欢庆,触动身处异国国民难掩之乡愁。这里是家,永远的家;无论生活驱使我们居留在哪个国家与城市,“家”是一个不变的信念。随着年龄增长,思乡情绪愈见浓厚,不时会自问,是不是该回家了?

不同世代的身份认同

六十年建国一点都不容易。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能有如此出色的成绩,赞赏有人;身为国民,无不感到骄傲。祖父母是南移新加坡的先代,没有他们那一代人离乡背井的毅志、刻苦、耐劳,难有今天的小红点。童年记忆里,祖父非常思念他的家乡:坐着也说唐山好、站着也说唐山好!

几代下来,今天我们在社交谈话中,会强调“我是新加坡人”(I am not Chinese, I am a Singaporean)。

这个说法不带任何褒贬之意,它不是一个论点,是一个实事、一个归属感;没弄明白的容易误以为是偏见。“天不言自高,地不言自厚,越是沉穗的谷子越是低下头”,每当有外国同事朋友惊叹新加坡的成就,我都只低调笑纳不加炫耀;铭记“成由谦逊败由奢”的道理,将深藏心底的爱意化为祈望:但愿世人都能如我们幸福,远离饥饿和战苦。

上海的当然没有新加坡的气氛,但也有新加坡厨师推出了限量版辣椒螃蟹披萨、特调新加坡司令酒,应景推广非遗饮食文化,也算能暂解乡愁。要给这位在上海打拼的新加坡厨师打个赞;赞赏每个国人用不同的方式给国家写情书。

活生生的生活课

国庆节前去了一趟哈尔滨,不是纯粹的景点旅游,而是带两个小侄女探望十年未见、从小陪伴的保姆。

这位保姆相比新加坡还要大两岁,豪爽的东北个性一如既往,嗓门儿响亮、心胸豁达,说庆幸自己小时候能上学念书,如果不是因为也懂一点英语,应该没机会给新加坡家庭当保姆。现已退休的她选择回到老家,过自立悠哉的农家乐生活;除自己耕种的农作物以外,所有日常生活品,都在手机小程序上购买,也包括偶尔出行用车或火车票。这样的电子生活模式,正是全世界前进的方向;她能利落应变,不得不佩服。

新加坡的小孩,“农民耕作”是学校课本里难寻的知识。两个小侄女在保姆的蔬菜瓜果田里,上了目瞪口呆的一堂课。我是属于晚期才迁移到政府组屋的国民,童年常在阿嬷田里的花生、玉米、木薯、番薯叶里转;久别的乡土味也让我叹为观止。

童年记忆里的东北味

对保姆的挂念启动了小侄女大学开课前的旅程;保姆话称这是远道而来的祝福、一场念旧的相聚。相陪短短的几天里,她嘴边一直重复着:“你们要多尝尝、多尝尝东北特色!这都是这里才有的东北味!” “我家乡齐齐哈尔的牛肉可厉害了!” “我一辈子哪里的食物都吃不惯,只有东北菜最好吃啦!”回想,她带这两个小侄女的日子里,分别在北京和新加坡居住,也跟随家庭旅行到上海、云南、福建等城市,就偏偏只爱东北老家的一切。

这跟一直都挂念着唐山的阿公,不是同一个道理吗!

小侄女们想念保姆,也想念她的东北饺子、馅饼、韭菜盒子、酸菜包子。相约来到了这简朴的农家屋,一边认真学习东北面食手艺,一边寻找童年记忆里的味道。这味道将会陪伴她俩成长,尾随她们到生活的各个角落。

人对自己的出生毫无选择;那对自己往后的一生又有多少控制能力呢?珍惜周边有缘相遇的人与物,携手努力前进吧!守在心底的情人,祝你六十岁生日快乐!

请点击《城市呼吸》系列报道,阅读更多文章。

本文为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

作者:归舟夜语

作者简介:深耕短视频脚本写作,节奏明快、逻辑清晰,内容紧贴热点,适合新媒体传播需求。
上一篇:健力士世界纪录70周年 纪录保持者分享生活蜕变
下一篇:韩国前总统夫人金建希因涉嫌受贿被正式起诉